心灵成长的重要性
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,由父母的孩子成为孩子的父母。与此同时,还担当着形形色色的职业身分、社会身分。事实上,在这场无休止的连续剧中,我们有着演不完的角色。即使眼前这个角色命终,不过下场片刻,又会换上另一副面目登台。心是什么?心与人生的关系如何?
一、心是多元的
佛法将心分为心王和心所。心王,是心灵世界的主人;心所,则配合心王的各种心理活动,包括善、不善、无记(非善非恶)三类。从这个角度说,心又像是个王国,有国王当政,百官辅佐,有忠臣卫国,也有奸臣谋私。心的各个因素虽然独立,但心理活动却是复合作用,由诸多因素配合完成。正如国王行动必有臣下辅佐一样,心王亦非单独活动,必有相应心理与之配合。认识心理的各种因素,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管理,增强善心所,抵制恶势力。而不像蒙昧无知的昏君那样,大权旁落,一任属下肆意妄为。如果那样,我们就失去了人生的基本自主权,幸福就更是遥不可及了。心理活动同样如此,皆依因仗缘而起,决非偶然。因,是心理因素;缘,是相关境界。认识因、缘的相互作用,我们就可以知道,改善外境固然对心行有一定影响,但关键还应从心的本身下工夫。否则,作用必定是暂时而收效甚微的。
二、心是行为之本
心随境转,从表面看,似乎物质决定意识。其实,这是由于对内心缺乏了解所致。好比深埋于土壤的种子,由阳光、雨露滋润而生长壮大。种子虽隐没不见,却是作物成长的根本。我们的心,便是引发各种行为的种子。有怎样的心,便会导致怎样的行为,导致怎样的人生结果。很多人向往成功,但往往只关注外在条件,如文凭、能力、资金、人际关系等,却忽略了对内心的训练。当然,不能否认外在条件的作用。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,已很难将文凭、资金作为个人的特有优势。在全球化到来的今天,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,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。
农夫在播种时,都会选择优良品种。若选种有误,即使辛勤耕种,也会事倍功半,乃至颗粒无收。这些优秀种子,正是通过精心培育而来。同样,我们想要在人生收获成功,也应努力调整心行,去除其中所有不健康元素。如是,无论遭遇得失、荣辱,还是挫折、障碍,皆能从容面对。自身问题解决了,再辅以相应的外在条件,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。否则,即使一朝暴富,侥幸领先,没有正确心态,也难以长久保持。
三、心是苦乐之源
在这个物质化时代,人们习惯以财富决定一切,并将苦乐维系于此,一味向外追逐。但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,痛苦,似乎仍是有增无减;快乐,多半还是昙花一现。原因何在?正是忽略内心所致,不知心在苦乐感受中的重要作用。
烦恼,是人生痛苦之源。烦为扰义,恼为乱义,是扰乱内心的不安定因素。究其根源,则是无明和执著。失恋之痛源于对感情的执著;破产之苦源于对金钱的执著;失败之恨源于对成功的执著。执著有多深,痛苦就有多大。若心不曾陷入种种执著中,对失恋、破产、失败乃至生死就能淡然处之了。所谓的“苦”,也就不会轻而易举地将我们抓个正着,将我们再三折磨。
放下这些苦因,我们就能以从容的心感受自然,品味人生。对于这样的心,快乐是无处不在的。有道是,世间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同样,世间不是缺少快乐,而是缺少感受快乐的心。如果说发现美的眼睛须经专业训练,那么,感受快乐的心同样需要经过相应调整,那就是断除无明,放下执著。
四、心的两个层面
心灵世界有如大海,心理活动则如波浪。大海,因风暴而波涛汹涌;内心,则因境界刺激而现起种种心念。浪花时起时灭,海水却相续不断,心灵世界亦复如是。通常,人们都是活在意识构成的心念中,以为这就代表着自我的一切。事实上,那只是海面的浪花。波涛之下,才是海洋深沉、广大的部分。
意识——心灵世界中,最为活跃、突出的是意识。意识的能量极大,人生一切行为皆由其成办,这也是人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。因为意识具有分别、推理、判断的能力,可以使人通过理性思维来决定善、恶行为。同时,还能使人获得有别于动物的精神生活,乃至成就智慧,证得真理。
潜意识——与意识对应的是潜意识,其活动虽不为人所知,却暗中左右着意识。了解潜意识的存在,以及了解意识、潜意识的相互关系,我们就能找到了心理活动的源头。如此,才能直探本源,究竟解决心的问题。
五、心态与人生
人类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。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种生活方式,而非另一种?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,还有主观因素在作用,那就是我们的欲望、想法和情绪。
欲望——它促使我们追求,其中它包含有善、不善、无记三类。欲望不同,产生幸福的因缘也各不相同。
情绪——它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心情。其中它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类。健康的情绪,如喜悦、愉快、满足等;不健康的情绪,则有忧愁、焦虑、恐惧等。情绪的发生,源于心对境界的感受,但它的变化又会影响内心平衡。正确看待人生和世界,是杜绝不良情绪的根本。
想法——它决定我们的人生选择。事实上,多数人的生活只是摇摆于欲望和情绪之间,每天说着、做着的,无非是我要、我不要;我喜欢、我讨厌;我开心、我痛苦。有时,人们也会感叹这种生活的无聊与无奈,但感叹之后,多半仍是继续妥协,继续随欲望和情绪漂流。除此而外,很难找到超越欲望和情绪的正确想法,这也是人们所以和幸福擦肩而过的重要因素。因为欲望和情绪是变幻无常的,这使人生选择变得盲目,使人生目标变得游移。如果没有正确的想法作出抉择,作出取舍,幸福又怎能如期而至?
了解各种心理因素对人生的作用,就应依此对照,检查现有欲望是否合理,哪些想法需要调整,哪些情绪应该克服。不断调整,多方养护,有效保障心灵健康。
探索人心与人生的关系,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心灵成长的重视。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,重视心灵的发展和成长。当内心出现烦恼时,当生活遭遇困境时,当人际关系产生隔阂时,我们不要一味寻找外在原因,还应将目光收回,看看自己的心处于什么状态,看看这位人生导演是否存在问题。
追根溯源,我们才会发现,打开心结,就能从根本上瓦解烦恼。虽然,外在改善尚有赖于诸多条件的和合,未必能以个人意志左右。但只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,就不会因外境变化受到伤害,更不会使自身成为危及社会、伤害他人的不安定因素。所以说,健康心灵不仅是幸福人生的保障,更是社会和谐的因素。
上一篇: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案下一篇:平静的面对浮躁